欢迎来到唐河文明网!今天是:
唐河文明网

文明建设

您的位置:首页 » 文明建设 » 正文

唐河县:文明治理“三把钥匙”解锁乡村振兴新图景

浏览:606 发表时间:2025-03-19 09:06

清晨的薄雾中,唐河县城郊乡孟庄村"共享厨房"飘出阵阵饭香,村民孟爱梅正张罗二儿子的婚宴,"四年前大儿子结婚,三十多桌的大操大办欠下不少人情债,如今省心又省钱。"这位普通村民的经历,折射出唐河县破解陋习的创新实践。2024年以来,该县累计节省婚丧支出超6000万元,文明家庭创建率达78%,交出了物质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时代答卷。

制度革新:陋破除习树新风

/

毕店镇张心一村的“移风易俗一条街”装饰着五彩缤纷的文化墙画,引人注目。鲁新建 摄影

数字化监管为制度装上"智慧眼"。唐河县民政局指挥中心的大屏上,528个行政村的红白事申报数据实时更新。AI算法自动识别超标预警,县乡村三级监督网络形成闭环管理。系统运行首年即拦截违规操办32起,节约资金180万元。"过去管不住的人情债,现在成了看得见的文明分。"唐河县上屯村5组村民李继成指着村口"红黑榜"感慨。其儿子将原定彩礼转为为岳父母购买养老保险的创新做法,更在当地传为美谈。

文化浸润:文明新风润心田

/

缘分不期而“七”,满心皆是欢“夕”。党乐(左一)与徐中秋(左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一起到唐河县婚姻登记处办理结婚登记。王静 摄影

在唐河县婚姻登记处的"新风礼堂","幸福账单"用数据对比揭示简办实惠,"时光邮箱"收藏着2000余封新婚夫妇的十年之约。这些浸润式场景推动新婚简办率提升52%,使"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为年轻一代的新时尚。非遗大鼓书《带父出嫁》以唐河县东城街道八里岗村孝女邓曼君的真实故事为原型,获央视"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优秀节目奖,网络观看量超239万人次,助推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数字赋能:文明量可化能增值

/

滨河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探索推行“文明积分”“红黑榜”等制度,建设文明积分超市。薛鑫业 摄影

"扫脸就能兑换积分,文明行为真当钱花!"唐河县滨河街道"文明超市"里,村民扫码即可查询积分。王庄村张保安用参与环境整治积累的50分兑换食用油,全县推行的"三维九项"考评体系,将文明行为细化为27项指标,先进技术实现跨村积分通兑。320万文明积分撬动160万元消费,构建起"文明增值"生态圈。

治理蝶变:双向奔赴见实效

/

唐河县孟庄村孟子文化研学基地手工体验馆开展七彩薯花馒头推广活动。郭瑶 摄影

移风易俗的"唐河实践"正释放多重效能:基层行政成本下降37%,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突破95%;新增1.2万名乡贤带动45个产业项目落地;"美丽庭院"达标率增长3倍,人居环境整治效率提升40%。

华灯初上,唐河乡村的文化广场歌舞翩跹,文明实践站灯火通明。这场始于陈规革新的变革,已演化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当制度刚性遇见文化温度,当千年乡约邂逅数字科技,唐河用创新之笔解开的,不仅是移风易俗的治理方程,更是乡村振兴的幸福密码。这片沃土上萌发的新芽,正为新时代乡村文明建设标注鲜亮注脚。来源:南阳日报客户端,编辑:蔡野、窦慧,审核:李东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