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由来
浏览:3935 发表时间:2024-09-12 11:25
又是一年中秋节。千家万户团团圆圆,与亲朋好友相聚,温馨又富有人情味儿。
在中国,它是广受欢迎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比如,过去在唐代的长安一带,中秋赏月的风俗十分流行,许多文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佳句。不过,抛开吃月饼、赏月赏菊花等耳熟能详的习俗,有关中秋节的一些“知识点”颇为冷门。它有很多“昵称”,在宋代,也是庆祝团圆、尽情欢乐的“不眠之夜”。
中秋节的由来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各种不同说法。例如,有一种说法是,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也有的说法认为,中秋节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时至秋天,各种农作物陆续成熟,人们便想着在某一天庆贺丰收,慢慢地中秋便成了节日。八月节、团圆节……这些也是中秋节的昵称。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中秋节其实还有其他很多名字。比如说,从日期来看,因为这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
一轮圆月,更是中秋节的标志。中秋节的很多习俗活动也围绕着“月”来进行,所以俗称“月节”“月夕”“月亮节”“团圆节”等。明代刘侗等撰写的《帝京景物略》中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从时间来说,中秋节正处在仲秋时节,各种瓜果成熟上市,因此也有人叫它“果子节”。
哪些神话传说与这个节日有关?
围绕着中秋节,也有许多很有趣的神话传说。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嫦娥奔月成仙”。相传,后羿得到一包“不死药”,结果被一个叫逄蒙的人惦记上了,趁后羿不在家来威逼其妻嫦娥。嫦娥不得已吞下“不死药”,飞到月宫。后来,老百姓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中秋节拜月的风俗渐渐流传开来。在月宫中有一只玉兔,据说当时被嫦娥一起带到月宫,制作长生不老的灵药。
总的说来,中秋节的种种习俗,无论是赏花灯、猜灯谜,还是观潮、舞火龙,许多节俗都有十分古老的渊源。
中秋节时圆圆的月饼、月亮,对应了人间团圆,其中蕴含的是人们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也有期盼未来平安顺遂的美好心愿。